网络百科新概念
提示
正文中的
蓝色
文字是词条,点击
蓝色
文字可进入该词条页面;
正文中的
红色
文字是尚待创建的词条,点击
红色
文字可进入创建词条页面;
欢迎参与词条创建或编辑修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建设中文百科在线,共创知识文明!
关注微信,获取更多信息
阅读词条
编辑全文
繁體中文
回首页
阅读
3934
次 历史版本
0
个 创建者:
Ruby
(2012/4/24 10:29:24)
最新编辑:
Ruby
(2012/4/24 10:29:24)
青头潜鸭
拼音:
Qīngtóu Qiányā (Qingtou Qianya )
目录
[
隐藏
]
1
分布地区
2
生活习性
3
形态特征
4
生殖繁衍
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是体型适中(45厘米)的近黑色潜鸭。胸深褐,腹部及两肋白色;翼下羽及二级飞羽白色,飞行时可见黑色翼缘。繁殖期雄鸟头亮绿色。与雄性凤头潜鸭区别在于头部无冠羽,体型较小,两侧白色块线条不够整齐,尾下羽白色(注:凤头潜鸭尾下羽偶尔也为白色)。与白眼潜鸭区别在于棕色多些,赤褐色少些,腹部白色延及体侧。
虹膜
-雄鸟白色,雌鸟褐;嘴-蓝灰;脚-灰色。叫声:雄雌两性求偶期均有粗哑的graaaak叫声;其余时节相当安静。
编辑本段
分布地区
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在
东南亚
越冬。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过去常见,现在为罕见季节性候鸟。在中国东北繁殖;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越冬于华南大部地区。在
香港
的米埔偶有记录。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习性:怯生,成对活动。与其他鸭混合。栖于池塘,湖泊及缓水。主要以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但也能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摄食。
青头潜鸭依据其雄性的头色,又叫青头鸭,是中国
长江
流域以北广大地区常见的一种潜鸭,金秋时节开始南迁,一般都是十多只结成小群,排成楔形队列,低空飞行。像先期到达苏州地区越冬的雁鸭类一样,也把太湖视作它们冬季生活最理想的环境。青头潜鸭在越冬期内自始至终都过着成群的集体生活,并且还喜欢同各种野鸭混杂栖居,常常使得湖上呈现一片喧嚷、兴旺和充满无限生趣的景象。它们胆小怕羞,却又是飞翔和游泳的好手,还能潜到水下,取食水草和蚌螺等软体动物,潜鸭类都有此项绝技,它们的名字就是由此而得。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识别特点体较红头潜鸭略大,全长420~470毫米。雄鸭头、颈黑以具绿色光辉;背部和尾羽黑褐色;暗栗色的胸部与洁白的腹羽截然分界;两胁淡褐色。雌鸭头、颈、背、尾黑褐色;胸部浅棕色。两性的翼镜和尾下覆羽全白。
大小量度为:体重:
雄性
500—730克。
雌性
590—655克;体长雄性430—470毫米,雌性420—734毫米;嘴峰雄性38—74毫米,雌性40—47毫米;翅雄性186—203毫米;雌性191一205毫米;尾雄性53—60毫米,雌性51一67毫米;跗跖32—35毫米,雌性32—35毫米。
编辑本段
生殖繁衍
青头潜鸭繁殖于
西伯利亚
东南部
贝加尔湖
以东地区,越冬在
朝鲜
、
日本
、
缅甸
、
印度
、
泰国
、
孟加拉
国等
亚洲
东部和西南部地区。中国主要繁殖于东北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及
河北
东北部等地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以及
福建
、
广东
等沿海地区,偶尔飘泊到
台湾
省。
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富有
芦苇
和
蒲草
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在山区森林地带多水草的小型湖泊、水塘和
沼泽
地带也常出入。冬季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湾、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泽地带。不喜欢水流湍急的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边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秋季和冬季也集成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有时也与凤头潜鸭或其他潜鸭混群栖息。性胆怯、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也能很快的在地上行走。善潜水和游泳,在水面起飞也甚灵活。受惊时能立刻从水面冲起。
繁殖期为5—7月。也有少数迟至8月初。营巢于水边地上草丛中或水边浅水处芦苇丛和蒲草丛中。巢用干草构成。每窝产卵6一9枚。卵为淡黄色或淡褐色,大小为27—40×50一55毫米。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前往换羽地换羽。孵化期27天。雏鸟雌性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大约经过150多天的雏鸟期生活后即能飞翔。
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迁徙时集成10余只或数十只的小群飞行,队形常呈楔形。飞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飞行。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白社会
分享到qq书签
分享到百度收藏
词条分类
[
我来完善
]
按学科分类:
鸟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
注释信息
[
我来完善
]
扩展阅读
[
我来完善
]
1.苏州热线:
http://www.sz.js.cn
2.北京科普之窗:
http://www.bjkp.gov.cn
相关词条
[
我来完善
]
黑雁
红胸黑雁
赤麻鸭
冠麻鸭
翘鼻麻鸭
瘤鸭
棉凫
鸳鸯
赤膀鸭
罗纹鸭
赤颈鸭
葡萄胸鸭
绿头鸭
斑嘴鸭
棕颈鸭
琵嘴鸭
针尾鸭
白眉鸭
雪鹑
藏雪鸡
阿尔泰雪鸡
暗腹雪鸡
雉鹑
四川雉鹑
石鸡
大石鸡
中华鹧鸪
灰山鹑
斑翅山鹑
高原山鹑
鹌鹑
日本鹌鹑
蓝胸鹑
环颈山鹧鸪
红喉山鹧鸪
白颊山鹧鸪
台湾山鹧鸪
红胸山鹧鸪
褐胸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
白眉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
绿脚山鹧鸪
棕胸竹鸡
灰胸竹鸡
血雉
黑头角雉
红胸角雉
灰腹角雉
红腹角雉
黄腹角雉
勺鸡
棕尾虹雉
白尾梢虹雉
绿尾虹雉
原鸡
黑鹇
白鹇
蓝鹇
藏马鸡
白马鸡
褐马鸡
蓝马鸡
白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黑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
雉鸡
红腹锦鸡
白腹锦鸡
灰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
绿孔雀
镰翅鸡
柳雷鸟
岩雷鸟
黑琴鸡
西方松鸡
黑嘴松鸡
花尾榛鸡
斑尾榛鸡
栗树鸭
白头硬尾鸭
疣鼻天鹅
大天鹅
小天鹅
鸿雁
豆雁
白额雁
小白额雁
灰雁
斑头雁
雪雁
加拿大雁
花脸鸭
绿翅鸭
云石斑鸭
赤嘴潜鸭
红头潜鸭
帆背潜鸭
白眼潜鸭
青头潜鸭
凤头潜鸭
斑背潜鸭
小绒鸭
丑鸭
长尾鸭
黑海番鸭
斑脸海番鸭
鹊鸭
白秋沙鸭
红胸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
普通秋沙鸭
林三趾鹑
黄脚三趾鹑
棕三趾鹑
黄腰响蜜
蚁
斑姬啄木鸟
白眉棕啄木鸟
星头啄木鸟
1
0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Ruby
评论
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
去知识社区发起新话题
]
更多评论
联系我们
丨
意见反馈
丨
帮助中心
丨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 zwbk.org 中文百科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90285号
词条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