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新概念
提示
正文中的
蓝色
文字是词条,点击
蓝色
文字可进入该词条页面;
正文中的
红色
文字是尚待创建的词条,点击
红色
文字可进入创建词条页面;
欢迎参与词条创建或编辑修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建设中文百科在线,共创知识文明!
关注微信,获取更多信息
阅读词条
编辑全文
繁體中文
回首页
阅读
3463
次 历史版本
1
个 创建者:
九九
(2010/3/6 10:06:25)
最新编辑:
九九
(2010/3/6 16:34:42)
丧葬习俗
英文:Funeral customs
目录
[
隐藏
]
台湾各地依据死亡的情況、死后的遭遇所形成的各种丧葬习俗。
民俗视寿终
正寝
为正常死亡,依一般丧葬仪式遵礼成服即可,若是遇有亡者凶死或埋葬后家中不安时,民间习俗会以特殊的仪式处理。如上吊自杀而亡者,须请道士做“脫索”仪式(或称脱丝),即于上吊处系草人、或糊纸作架而上系纸人,再经由仪式性解除替身的绳索,以示其上吊之苦已解。
台湾的
泉州
人对意外溺死者有“牵水车藏”,产难有“牵血车藏”之丧俗。车藏身为圆筒状,以竹为架,外糊以纸,水难为白纸或黑纸,产难为红纸。转动时将正中之竹置于碗中,由家属排队转动车藏身直到“发”起来,称为转车藏;然后家属到厅堂上问出亡魂所未了的心愿,或直接掷筊请示,由道士配合乩童进行仪式,将亡魂牵起后就可依一般丧仪进行。若是车祸等则用白米排成人形,进行出煞仪式以解除煞气。
亡者埋葬若干年后,客家地区及北部地区
闽南
人之习俗需进行“捡骨”,或称“捡金”。将骨称作金、骨甕称为“金斗”,可见汉人社会重视捡金之俗。捡骨是由土公或捡金者依择日时辰进行,将骨骸捡出后洗擦干淨,依序排于草席上晾干,按骨骼次序排成人形,脊骨用红带串起,手、腳掌则分四包包妥。取用陶甕按人体蹲踞之形依次往上排,底下衬以木炭、金银纸,并填实使不移动。头骨放在最上面,或以白布包好再画上五官。现今政府推行七年轮葬制,鼓励约七年前后捡骨进塔,以节省葬地,这种新制有别于早先因
移民
或家中不安才进行捡骨的观念,成为近代的新丧俗。
分享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白社会
分享到qq书签
分享到百度收藏
词条分类
[
我来完善
]
按学科分类:
文化(综合)
中国传统文化
台湾民俗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
注释信息
[
我来完善
]
扩展阅读
[
我来完善
]
相关词条
[
我来完善
]
1
0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九九
评论
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
去知识社区发起新话题
]
更多评论
联系我们
丨
意见反馈
丨
帮助中心
丨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 zwbk.org 中文百科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90285号
词条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