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观看渔民拉网捕鱼,甚至可以与渔民一起下淀捕鱼,体验一下渔家的生活,也可以自己备一钓鱼杆,一边划船一边垂钓。白洋淀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古代许多帝王曾到此避暑、水猎,留有四处行宫和大量历史传说。如有一淀称为“捞王淀”,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落水被渔民救起的地方。
荷花大观园(50元/人)

荷花大观园
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座落在孙犁笔下的荷花淀,占地2000余亩。建有六区、十二园、三十六景、七十二连桥、666种中外名荷,各种水生植物366种,是目前我国种植荷花和水生植物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巨型生态景点。被确定为“河北省名特优荷花繁育示范基地”、“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繁育示范基地”。2003年成功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荷花展。
游大观园重点是赏荷,在156种名贵珍品中稀有
美国的
黄莲、
日本的
大贺莲、中美合育的友谊
牡丹莲。南美王莲尤有特色,能负重数斤,堪称莲中之魁。荷花大观园所处之地,名曰荷花淀,千百年来,这里的荷花,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倾倒了多少达官显贵,陶醉了多少红男绿女,折服了几代皇妃帝王。
白洋淀荷花大观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教学、拓展训练、水上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景点。建有民俗寨餐饮住宿区,拥有标间、贵宾楼,可同时接待400人入住;拥有野鱼香餐厅,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拥有400人、60人会议室,荷苑会馆ok娱乐厅等配套设施。并开设有水上垂钓、打水仗、捕鱼捕蟹、拓展培训、水上摩托艇以及放荷灯、篝火晚会等活动。
2004年,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起的园中宾馆--民俗寨,外观朴素优雅,内装高档豪华,这所大庄园式宾馆内,设有套间、3人间、双人标准间、单人间。108套客房分为6个古建式四合院。附有荷苑会馆、会议室、昼夜商店等设施。门前的护寨河、院里的景池、旱溪里流水潺潺、荷花、睡莲、游鱼相映成趣。庄园四周以木栅、竹栅围护,透过栅栏可见淀水、芦荡、荷花。民俗寨大门的楹联"镶于碧水蓝天际,嵌于红荷绿苇间"是对民俗寨恰如其分的描写。
到白洋淀赏荷,的确是一大快事。明代诗人鹿善继有“白洋五月看花回,馥馥莲芳入梦来”,白天爽意未尽,夜晚莲香入梦,可谓真实写照。但愿荷花大观园的荷花对各位游客有一点启迪之情。
元妃荷园(20元/人)
该景点建于2001年,占地约1800亩,是金代章宗皇帝的元妃李师儿赏荷的地方,该景点以自然生态游为主题。园内以赏荷为主,当年章宗皇帝特别宠爱
李师儿为了让她在清晨起来梳妆打扮时也能够看到荷花,就在此修建了一座荷园,并在此修建了
梳妆台,被后人称之为“妃子妆台”。因此在开发此景点后,便取名元妃荷园。
异国风情园(40元/人)
异国风情园位于风景秀丽白洋淀景区内,北临鸳鸯岛,南临休闲岛,依岛傍水,环境优美,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的游乐园,园内建设呈现原始质朴风格,弥漫着神秘浪漫气息,是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占地面积30亩,游人可以欣赏民族歌舞、
俄罗斯女子泥跤、触目惊心的
泰国斗鳄鱼、出神入化的
海豹表演、与
狮子共进午餐。还可亲临海豹区投喂海豹、参与险渡鳄鱼湖,享受刺激,体味浪漫,趣味多多兴致浓浓。

异国风情园
进入园内踏上的是一座跌荡起伏的木制长桥,桥下是放养着70多尾鳄鱼的鳄鱼湖,湖面南北100米,东西长约80 米,桥两侧的湖面上各有一个被砍伐的千年古树,既生态,又自然。游客可程坐“鳄鱼一号”,穿过爬满鳄鱼的湖面,让游客零距离与水中的霸王鳄鱼接触,并且可以亲自抓捕
鳄鱼,感受有惊无险、刺激惊心动魄 。
从惊险刺激的鳄鱼湖出来,您可能还没有从紧张的心情里转过神来,眼前便呈现了一个
椭圆型的表演场,它是民族歌舞表演场,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泰国宫廷舞蹈“长甲女的风采”、声情并茂,令人如痴如醉的歌曲、热情奔放的
夏威夷草裙舞“泰园乐”等地道纯真的泰国民族舞蹈和欧洲民族舞蹈。以上节目游客均可与演员合影。在舞台与观众席之间,一个直径为十几米的半圆泥浆场地是用来作什么呢?—俄罗斯女子泥浆摔跤表演场(游客可直接参与
摔跤擂台赛)。
欣赏了勇猛骠悍俄罗斯女子泥跤,现在我们来到狮子馆,可以与狮子共进午餐。狮子属于大型猫科、肉食动物,喜欢干燥的环境,群居,是兽中之王。狮子馆直径为三十米,深四米多的圆形场地。在馆的西侧是一棵直径为15米的被砍伐的千年古树,与石头抱在一起,上面是贵宾观众席,可以观看狮子捕猎的惊险刺激场面。侧面是与狮子合影的照相区。再往西看是一座金字塔,我们称它为“怪屋”,里面有一个“迷”等你去揭开—水· 倒流、球·爬坡。当你走出“怪屋”时还可以目睹到两个木乃伊的形象。
沿主路往北是木结构长廊,长廊的尽头有一个花坛。两侧分别是海豹馆和鳄鱼馆。海豹馆的整个造型是椭圆形,海豹池分投喂区和表演区。中间是曲形表演台,靠北侧弧形观众席,设有阶梯形座位,正好俯瞰海豹表演。在工作人员的哨声和手势的指挥下,胖嘟嘟的聪聪做出了凌空顶球,水中接圈、跳杆等各种“高难度”动作。饲养员一声令下,伶俐的聪聪就把前鳍搭在肚皮上,得意洋洋地绕着水池仰泳。饲养员奖赏了它两块鱼,高兴地跃到水里,向游客骄傲地拍动右前鳍致意……
鸳鸯岛-白洋淀之窗(40元/人)
占地64000平方米,归属民俗文化景区。从西拾阶而上,穿过汉白玉栏杆便踏入平坦宽阔的码头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仿古牌楼,中央“鸳鸯岛”三个大字金光四射,南北绿地,芳茵弥漫,荷花仙子光彩照人,一路走去,如水乡风情园。园内泡桐成荫,绿草如毡,在此可观看定时定点的鱼鹰捕鱼表演、水乡婚俗表演、白洋淀民俗表演。
白洋淀之窗由原来的“水泊梁山宫”改造而成,地处鸳鸯岛南侧,面积5000平方米,距离旅游码头十公里左右。内容布局为“六厅一园”,即导厅、人文历史厅、民俗厅、自然资源厅、英雄史诗厅、辉煌业绩厅和水乡风情园。重点展示白洋淀的湿地自然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自然文化突出白洋淀的形成与变迁,历史传统文化突出远近闻名的神兵雁翎队、小兵张嘎。民俗文化突出白洋淀的风土人情。

康熙水围行宫
白洋淀文化苑位于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内,占地面积约2000亩。景点主题涵盖历史、传统、民俗、生态四大文化。有八大景观:康熙水围行宫、沛恩寺、钱屏、东堤烟柳、西淀风荷、水生植物园、芦花寨度假村、雁翎队纪念馆。
正门
康熙水围行宫它是按原来郭里口行宫而恢复的,分千岁殿和寝宫两院,供皇帝在水围之余处理政务和休息之用。沛恩寺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处,寺内藏有康熙皇帝亲题“敕赐沛恩寺”石匾一额,甚为珍贵。
东堤烟柳和西淀风荷为安新的八景之二,今天恢复、再现当年秀美之姿。1500米长的水上栈桥尤为奇观。水生植物园重点展示白洋淀“一花三宝”(荷花;芡实;皮条;菱角)。芦花寨度假村以展示和体味白洋淀民俗为主题。雁翎队纪念馆再现雁翎神兵的风采,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休闲岛(40元/人)
休闲岛位于鸳鸯岛南侧,建于2002年5月1日,占地面积200多亩,岛内以餐饮、住宿、娱乐、民俗风情为主题。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本岛分六大区域:革命历史宣传区、民俗风情住宿区、猎击区、生态观赏区、餐饮区、娱乐区。

休闲岛
休闲岛门口镶嵌着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它象征着白洋淀人民不怕千辛万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岛内整洁清新,绿柳成荫,鸟语花香,园中央的荷花仙子拖珠雕塑栩栩如生,迎门的九龙壁祥瑞迎客,既可欣赏,又可供游客照相留念。四座绿色的小桥环绕在荷花仙子周围,脚下潺潺的流水声,更让你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东侧是革命历史宣传区。白洋淀为革命老区,这里主要讲述的是当年雁翎队的建立过程,及《小兵张嘎》作品中嘎子的原形
赵波同志生平的一些事迹,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一些合影照片。
住宿方面,建有特色休闲屋,分家庭式和宾馆式客房。另有民俗风情渔家村,灰色砖瓦砌成,单独成院,内设参照三星级的标准,设备上乘,体味渔家小院的温馨。客房整洁,卫生舒适。
往西就是惊心动魄的猎击场。匹特博、猎炮打鸭、汽动力高射炮,来自喧闹的大都市游人可在此过把瘾,亲身感受一下,既安全、又剌激。
岛内有三大荷塘。精品荷花已绽放游人面前,五彩鱼在池里上下游动,观看水生植物的新奇;野生鱼自由成长,是游人食用的上乘佳品。
休闲岛又是白洋淀的一处美食岛。游人在此可享受白洋淀特色小吃,采购白洋淀名特产品;下塌水乡风情的渔家大炕,造饭于渔家的烧柴灶。蔬菜自种自用,均为绿色食品。远近驰名的“白洋淀全鱼宴”在此堪称一绝。使你品出特色,品出风情,品出心意。
饭后你可踏水上浮桥,坐在小亭下品茶、观景。岛上还准备了娱乐项目。游泳、划船、八卦迷宫、垂钓、群鸭争嬉、卡拉OK、鱼鹰捕鱼表演等供游人自选。
另有红白相间的购物长廊,可买体心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度假哪里好,白洋淀上休闲岛。它周围芦苇环抱,荷花簇拥,淀风习习,碧波粼粼。白天,极目远望,视野开阔,莲香阵阵;夜晚,渔家社火,别样风情,水天月色,如诗如画。此岛以优美的自然景观,精彩的活动,优质的服务,期待各界游客光临指导。

渔人乐园
这里水域辽阔,清澈见底,芦苇环抱,百鸟翔集,荷花满淀。景区内浮桥环绕,漫步桥上可以观赏清新秀丽的自然美景。
在景区内,大家可以看到当年
宋祖英在白洋淀制作MTV《十八湾水路到我家》时的伴舞队伍为您进行表演。欣赏水乡婚俗表演和优美少数民族歌舞。同时,游客还可以参与渔民捕鱼表演——丝网粘鱼,加入到鱼鹰捕鱼的船队,体验渔家乐趣。
景点内备有40只造型优秀、小巧玲珑的脚踏船,操作简便,人人都能驱动游玩。可供亲密的情侣同舟共嬉,也可供幸福的三口之家尽享天伦之乐。玩累了可到临时休息室小憩。芦荡餐厅里齐全的冷饮和白洋淀特色的菜肴可供大家享用。
渔人乐园所处的地方叫北淀,这里风光之美,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当年康熙皇帝来游玩,写下了“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的诗句来赞美北淀风景。
嘎子印象(40元/人)

嘎子印象
一个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大背景新建景区在白洋淀悄然形成,这就是白洋淀《嘎子.印象》,为白洋淀旅游增色不少,是白洋淀旅游一颗崭新的明珠。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有利在形,驾小长工舟出入芦苇荡中,辗转茫茫大淀,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的壮歌。
雁翎队打日寇、锄汉奸、端岗楼,打伏击,功绩卓著,被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他们使用过的排子船、大抬杆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吕正操、杨成武将军先后到白洋淀指导安新的抗日工作,本景点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大背景,经恢谐幽默的方式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搞笑又感人的抗战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洋淀这片神奇的水乡,繁衍生息着世代的白洋淀人,也形成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习俗,蕴含着水乡人的生活乐趣.
水上货郎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提起这些,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水上货郎。白洋淀有的是苇田,但却少有耕地。米面蔬菜自然要靠买,日常生活用品也需要有人来卖。这便有了水上货郎。他们从岸上的城镇把货趸来,然后,摇着货船游移于水村的沟壕河道,或停靠村边码头,加上声声的吆喝叫卖,便引来了男男女女。寒暄问价,各取所需,买卖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早市晚市
在水乡,没有规定日期的集市,但每天都有早市和晚市。天刚蒙蒙亮,村边码头已排下了许多船只,水乡的早市已是人来人往。摊位上除了蔬菜、水果、熟食之外,更让人喜欢的便是鱼市。这里的鱼大多是渔民们刚刚从淀里捞上来的,有的干脆把鱼篓虾篓等捕鱼工具也一同带来。鱼的种类很多,鲫鱼、
鲤鱼、泥鳅、
鲇鱼等样样俱全,且都活蹦乱跳。买卖的除了本村的人,也有三乡五里来的,所以没有讨价还价。人们只要走到看好的摊位前,便可以很快地成交。早市交易以吃为主,而到了晚市则更加热闹,服装、鞋帽、化妆品等日常生活用品成了主导。光顾摊位的也不只是那些家庭主男主妇,而多了打扮入时的姑娘,媳妇和贪嘴的孩子们。
一日两餐
水乡人一日两餐,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这或许是过去的白洋淀人缺衣少食、生活贫困的见证,或许是由白洋淀人 “男渔女织”的劳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早上起来,男人要收鱼下网,女人要碾苇织席,然后到早市采买。吃饭的时间,大约在10点左右。饭后又开始了新的劳作,直到把一天的活干完,晚市结束,人们才开始吃第二顿饭。这是一天的主餐,所以少不了多炒几个菜, 约上几个朋友一聚,共同期盼着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假如你是远方的客人,来到人家,想吃一日三餐,心灵手巧的姑娘媳妇们也会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接待你。
撒网捕鱼
下鱼网捕鱼

撒网捕鱼
用特别细的丝线织成的网,网上面有浮飘,下面有底脚,一字长龙的撒到淀水里,鱼游过来碰到粘网,或钻入网眼中就被网裹住,鱼越动裹得越紧。只有等着收鱼网时进入渔人的船舱了。光是粘鱼网就有近十种,有屎包鱼网、刀鱼网、黄瓜鱼网、大鱼网等等。
下卡捕捞
用竹篾削成两头尖如枣核钉的卡头,卡头的长短根据鱼的大小而定而捉5、6斤大小的厚鱼的卡头约三寸左右。把卡头弯成弓形,用草箍把合并的两头套在一起,草箍中插上嫩苇叶或马斑草。把许多这样的诱饵用线穿在一起顺河道弯弯曲曲下在水中。厚鱼来吃草时,咬断了草箍,卡头弹直把鱼嘴卡住,就捉住了厚鱼。
放河灯
过去,白洋淀十年九涝,每年三月十五,当地老百姓为祭河神,用玉米叶、松香、麦芙子制成河灯,到了晚上,村民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相聚到淀边,这时鼓乐齐鸣,鞭炮炸响,大家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将手中数百上千河灯放到水中,顿时水面上灯光点点,人们一片欢呼,场面极为壮观,这时人们在岸上或在船上载歌载舞,非常热闹,表达了白洋淀人民热爱生活、庆祝丰收、保佑平安的美好祝愿。
采菱藕
天空刚刚显出鱼肚白,采菱船便已到达预先看好的菱角场地。姑娘们笑着,闹着,甚至推挤着坐到船舷的同一边,使船倾斜过来靠近水面。单是这一点,如果不是白洋淀妇女,绝不敢坐在这漫水的船舷上。这时,只有一个撑船人站在船后梢上,轻篙慢点,左右下篙,稳稳地掌握着船的方向。

采菱
船有时稍稍滞留,有时快速前进,撑篙人从采菱姑娘双手翻菱角牌子摘菱角的速度上,就知道这里菱角生长的稀密程度和是否有人摘过,从而决定菱船是进还是停。刚才还是说笑打闹的姑娘们,一下子沉寂起来,只听见“唰啦唰啦”的翻菱叶声,“哗啦哗啦”的往舱里扔菱角声,谁都不愿在采菱时分散自己的精力。
采菱老手们不仅是双手翻牌子,双手采菱,而且总是采摘满手后才往船舱里扔。就是这点看来不起眼的功夫,常人绝对做不到。双手同时采菱办不到,手里攥着菱角再占采摘更办不到,不是让菱尖扎了手,就是摘下的菱角掉进淀里。
采菱,是白洋淀上的一种劳动,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采菱归来,船上每个舱里都是一座小小的菱山。稍显疲惫的姑娘们挑拣着偶尔采上的一两颗嫩菱剥着,吃着,说笑着。姑娘们红润的脸上充满着劳动后的喜悦,歌声里洋溢着对家乡白洋淀的热爱!
来白洋淀旅游,和白洋淀姑娘们一起采摘菱角,品味一下这水乡的乐趣,也是一件令人十分惬意的活动。
划冰床子

划冰床子
冬季的白洋淀冰层至少要冻一尺多厚,景区为游客准备了破冰捕鱼表演、淀上滑冰、冰床子比赛、冰上垂钓等多项冰上活动。
游客可以手持“凌枪”凿冰捕鱼,也可乘坐冰床子到渔家做客。白洋淀淀区内分布着十几个渔村,四周环水,每年冬季人们外出都要乘坐冰床子。
每年隆冬时节,白洋淀百里冰封,坚冰如玉。放眼望去,满眼的白洋淀冬景让你尽情体会出别样的喜悦而忘却了凛冽的寒风。收割了的芦苇,堆砌成一条条蜿蜒的芦苇长城,裸露出的苇塬与纵横交错的港汊水道生动地组织称起点线面的立体空间。
妩媚了一夏一秋的荷花,收藏起了她的艳丽,而将一顶别致的风帽点缀在冻结了的冰面上,展示她的冷艳。几只搏击风雪的寒鸟从枯黄的蒲苇丛中飞起,与风声和鸣与飞雪共舞。
鱼鹰捕鱼
鱼鹰的外形像鸭,黑色羽毛中又微带一些紫、蓝、绿色光泽。嘴粗长而且最前端有钩,极善于潜水,眼睛发绿,能在水中看清各种鱼虾。鱼鹰喉下有一个皮囊,能暂存捕捉到的鱼。渔家牧鹰前,先用皮条草(淀中一种特有水草)劈成丝。扎住鱼鹰皮囊下端,不让鱼进入鹰胃里,只能在皮囊中暂存。鱼鹰非常讲究配合,一对配合默契的鹰,上架时总在一个架上,入水时几乎同时入水。

鱼鹰捕鱼
牧鹰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夏季鱼正产卵,牧鹰人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多半不放鹰,以便让鱼卵成鱼。过去白洋淀人说:“三只鱼鹰养一家”,足见
鱼鹰捕鱼之多。
看牧鹰人放鹰非常有趣。窄小的鹰排子,平常人上去都站不稳,可在牧鹰人手中却矫若游龙,即使在风雨天,鹰排子也照样在白花花的浪尖上行驶。鹰排前后各有几个鹰架,放鹰时,一声口令,鱼鹰“哑哑齐下”,墨色身形如黑云压城,遮住银鳞出没的淀面。
这时,鱼鹰在水中一会扎猛子潜入水中,一会仰头浮出水面。有的鹰嘴里叼着鱼头钻出水来,鱼尾在淀面来回甩动;有的两三只鹰齐心协力抬上一条大鱼。牧鹰人眼疾手快,一手抄回子,把鱼头抄进去,一手抓鹰,把鱼扔进舱里,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填进鱼鹰嘴中,用手一抻皮条的活扣,鱼鹰的皮囊解开了,小鱼进入鹰嘴。然后用篙一架,把鹰放到架上休息。这一连串动作,麻利有序,不能有一丝迟延。得到奖励的鱼鹰稍事休息后,再度跃人水中,又一轮新的渔猎开始了。
白洋淀全鱼宴属于河北菜。河北菜分成三大流派,即冀中南派、宫廷塞外派、京东沿海派。冀中南派是以保定为代表,它又有山区禽类和水区鱼类两种,享誉中外的“白洋淀全鱼宴”正是鱼类菜肴中的精品。